長遠減碳策略1 - 為甚麼我們不能忽視氣候變化?
(資料來源:公眾參與文件)
氣候變化與我何干?
不少科學家警告,氣候變化對世界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近來,世界各地都有因氣候變化而發起罷課遊行。可是,一些人認為氣候變化是一個唬人的騙局,或僅是冰川消退而令北極熊棲息範圍縮 減的小事,對其帶來的影響仍漠不關心,更遑論改變生活習慣以應對氣候變化。事實上,氣候變化已經迫在眉睫。從近年反覆多變的天氣狀況、天災發生的頻率等各種跡象,相信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氣候變化正影響每個人生活上各個環節,無一倖免。
全球變得愈來愈熱,與我們衣食住行及消費習慣密不可分。因此,人類需要為此負上最大責任。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最近發表的《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人類活動所引致的暖化問題,已使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高出約1℃,並且以每十年約0.2℃的速度上升。許多區域和不同季節的暖化程度,更高於全球平均溫度的升幅。此外,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極端天氣事件(例如沿海風暴潮、乾旱和自然災害),已被列為威脅全球穩定的首要風險。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飆升。隨着大氣中累積的二氧化碳愈多,大氣會把更多熱能儲存在地球。換言之,我們在大氣中的碳排放愈多,地球平均溫度就會愈高;我們預計極端天氣事件將會愈趨頻繁,並對人類健康、經濟和環境造成持續而嚴重的影響。

碳排放泛指溫室氣體的排放,其中以二氧化碳為主。嚴格來說,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吸收和保留熱力在地球的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臭氧。
以釋放量和對全球暖化的總體影響而言,二氧化碳是人類活動中最經常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來自涉及燃燒煤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活動,包括發電、乘搭汽車、輪船和飛機等。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會根據該氣體的全球升溫潛能換算為二氧化碳當量*,以方便計算和比較。
註:*二氧化碳當量:根據溫室氣體各自的全球升溫潛能,計算及比較不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單位。各氣體的二氧化碳當量,由該氣體的排放量乘以相對的全球升溫潛能計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