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意見
意見收集表格
意見收集期已於2019年9月20日結束,所收集意見將載於由一獨立機構撰寫的報告書內。

本意見收集表以不記名的形式收集公眾對香港長遠減碳策略的意見。
前言 – 填寫本意見收集表前,讓我們先重溫以下背景資料:
-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已訂出目標,把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溫度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
- 要達到這目標,社會各界都要加強行動,透過落實各項措施,包括實踐低碳生活模式、提升能源效益,以及採用更多零碳能源發電,同時配合科技發展,以進一步降低碳排放量。﹙參見文件第14; 17-21; 41-42頁﹚
- 這意味着我們在日常生活和行為模式,要適應更低碳衣食住行等等的轉型,包括更惜物減廢、低碳飲食、節能節水、日常及假期低碳出行等。 ﹙參見文件第22-26; 30-31及44頁﹚
- 由於香港現時約67%的碳排放源自發電 ﹙參見文件第17頁﹚,因此發電界別進一步減碳是減少香港的整體碳排放其中一個關鍵因素。長遠來說,如要符合減碳目標,必須透過非常緊密的區域合作,方可增加燃料組合中零碳能源的比例。這意味着香港須從內地輸入更多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或核能的電力。在2050年前,我們需要逐步以更潔淨能源代替舊發電機組以達致減碳進程。無論我們選擇哪一種燃料及哪一個供電來源,供電成本有可能因取代退役機組及使用潔淨能源而相應上升。但實際的成本上升會取決於一系列因素,現時要對2050年電費的影響作任何有意義的評估是言之尚早 ﹙參見文件第29頁﹚。
-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巴黎協定》,香港已訂下並逐步落實2030年的減碳目標,而要訂定和落實2050年的目標,甚具挑戰。若追求的目標愈進取,挑戰將愈艱鉅,而社會須承擔的代價,以及市民在生活和行為模式上須作出的轉變亦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