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及社區教育活動
簡介
環境及生態局一直積極舉辦各項活動如外展、獎勵及大使計劃等,提高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讓我們攜手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生活模式,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為後代謀取福祉。
可持續發展學校外展計劃
環境及生態局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辦講座、工作坊、實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動,致力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活動涵蓋多個新興課題,包括能源效益、氣候變化、廢物管理等。學生可以透過跨學科學習,探討不同環境議題。
互動話劇
互動話劇每年均會以全新主題傳達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直獲得師生的正面回饋。2023/2024學年的話劇以「零碳能源」為主題,介紹香港零碳能源的發展。除了演員的精湛演技外,話劇亦設有互動環節,讓學生回答開放式問題,啟發思考。互動話劇將可再生能源的知識融入於生動的表演之中,以生動有趣的教育方式向觀眾傳遞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合演《Let’s Go!新能源戰隊!》主題曲

《地球復活戰之新能源傳奇》巡迴劇場
話劇有效傳遞零碳能源與環境守護的訊息,學生反應熱烈,積極投入互動環節。
講座
講座配合學校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反思環保、社會和經濟之間的關係。講座主題相當多元化,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各項環保議題。講座會輔以本地和全球實例,以生動傳神的方式傳遞可持續發展的資訊。
2023/2024學年提供的講座課題:
- 遷羽遷尋
- 城鳥尋跡
- 綠色生活
- 氣候變化
- 節能建築
- 走塑生活
- 廢物管理
- 濕地管理
- 智型碳中和
- 香港野生動物
- 能源效益及節約
- 惜飲•惜食•惜環境

《能源效益及節約》講座
講者以不同生活例子作引入,介紹如何以身作則推動節約能源,吸引學生踴躍回應。

《香港野生動物》講座
講者透過相片和影片介紹本港不同野生動物的特性,學生還可以近距離觀察和觸摸標本。
實地考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地考察讓學生在教育工作者的指導下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應用與實踐。實地考察項目兼容並蓄,近如香港本地,遠至南北極地,均盡收在各場館展覽之中,相當值得一看。學生不但能夠豐富對於地球生態的知識,還可以在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加深對自然和保育的理解,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十分寶貴的學習機會。
2023/2024學年提供的免費及資助實地考察項目:
- 源•區
- 林•區
- 展城館
- 塱原濕地
- 零碳天地
- 綠在區區
- 商界環保協會
- 魚塘生態探索
- 智惜用電生活廊
- 綠遊科學館導賞
-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海下灣珊瑚探索之旅
- 海洋公園海洋教育項目
- 機電工程署教育徑導賞
- 中華電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

零碳天地
導賞員正在展示嶄新的建築科技及設施,啟發下一代跨學科思考,共同實現碳中和目標。

氣候變化博物館
館內珍藏了過百件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展品,學生在導賞員的講解下得以認識世界各地不同的環保設備及措施。
工作坊
工作坊結合了課堂討論和實地考察兩種模式。在校內,講者會根據特定課題向學生簡介背景或進行探討,亦會與學生從社會、經濟和環境角度深入討論議題。在校外,學生可以透過親身到訪考察地點,體驗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技術和措施,拓寬視野。

課堂討論
導師簡介氣候變化的人為成因,並邀請學生探討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等方面帶來的問題。

實地考察
在職員的指導下,學生進一步了解濕地的生境管理、自然保育和環境教育。
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
計劃旨在鼓勵學校在校內和社區推廣和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措施,並表揚學校在這方面的表現和貢獻。計劃設有兩個獎項,分別是「可持續發展學校參與獎」和「可持續發展社區項目獎」。
可持續發展學校參與獎
此獎項旨在鼓勵學校支持學生參與各種可持續發展活動,向學生灌輸環保意識,推動學生身體力行向社會大眾宣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學生透過參與不同綠色教育活動,體會到可持續發展對個人、社會以至世界的重要,增添對永續生活的願景及盼望。

多元生態探索
學生通過參與一系列的實地考察活動,體驗生態多樣性,感受大自然之美。

環保回收活動
學生學習回收的過程和減少浪費的好處,並了解如何適當地處理廢棄物。
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獎
此獎項旨在鼓勵學校協助學生於校內和區內舉辦活動,以提高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實踐。在學校與地區組織的通力合作下,本港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社區網絡的道路上將更邁進一步。

學校天台種植活動

社區共享剩食活動
師生身體力行舉辦不同學校及社區活動,共同為達致可持續發展社會出一分力。
獲頒「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獎」的學校,有機會同時獲得以下獎項:
1. 最傑出表現獎

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獎

最優秀表現學校


最傑出表現獎
2. 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榮譽大獎

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獎

連續三屆獲獎


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榮譽大獎
可持續發展大使計劃
計劃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可持續發展大使,讓他們以身作則實踐可持續發展生活模式,協助學校組織環保活動,以及提高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提名準則:
參與可持續發展社區項目獎的學校,可提名十位符合以下要求的同學成為可持續發展大使,以及提名三位表現傑出的大使晉升為可持續發展大使領袖,投入參與並努力協辦各種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活動。
- 出席不少於兩項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教育/訓練活動;及
- 協助學校籌辦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推廣活動。
可持續發展大使積極參與和協助籌辦各種學校及社區項目,不遺餘力地宣傳可持續發展的願景,貢獻有目共睹。環境及生態局亦會定期邀請可持續發展大使參與不同活動,給予他們全面支持。

佐敦谷公園

船灣淡水湖
可持續發展大使踏上山坡,走近湖邊,認識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各種設計與裝置,深入了解本港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

海洋奇觀水族館

亞洲動物天地
可持續發展大使運用五感了解動物在不同氣候下的特徵,近距離發掘生物多樣性之美。